- 感謝! 筑夢! 祝福!...
- 世界低碳日青浦區發改委參...
- 【收藏】我是用戶,想建一...
- 【光伏政策】0.25元/...
- 光伏養老,孝兒孝女給父母...
- 【收藏】最新江蘇省光伏補...
- 杭州:分布式補貼0.1元...
- 廣東省光伏補貼政策匯總...
- 浙江省磐安縣:2018年...
- 家庭趣記:我和太陽在約會...
- 這4點告訴你 為什么現在...
- 能源局重磅新政:2020...
- 【重磅】習大大考察安徽金...
- 真相 | 光伏組件能使2...
- 【最新】全國各省市光伏補...
- 【政策】江蘇揚中市屋頂光...
- 農村人都在裝它!全國16...
- 【政策】福建連城:省內第...
- 光伏的世界,它的美一直存...
- 【政策】三亞市出臺0.2...
- 浙江永康居民屋頂補貼政策...
- 淺談太陽能發電機之優勢...
- 分布式光伏發電“陽光貸”...
- 家庭太陽能發電系統助光伏...
- 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開啟“...
- 分布式光伏“陽光貸“落戶...
- 2015中國光伏補貼政策...
- 生態陽臺-打造家庭光伏發...
- 民居光伏發電 7個月賣電...
- 屋頂光伏發電 賣電賺錢...
- 屋頂光伏發電 賣電賺錢...
- 河北省物價局關于光伏發電...
- 分布式光伏發電迎來“黃金...
- 分布式光伏發電安裝注意事...
- 分布式光伏系統安裝注意事...
- 家庭光伏發電成精準扶貧重...
- 光伏扶貧新政策問世...
- 家庭光伏發電飛入尋常百姓...
- 國家電網開始建檔清算分布...
- “十三五”布局:分布式光...
- 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詳細解...
- 浙江海寧推進農村分布式光...
- 臺州發布分布式光伏補貼新...
- 家用分布式光伏電站六大優...
- 分布式家庭光伏發電問題大...
- 分布式光伏設計究竟如何著...
- 陽臺光伏發電系統 開辟家...
- 光伏企業加快智能轉型 技...
- 最新光伏補貼政策大全...
- 分布式光伏發電征求意見 ...
- 全國首例分布式光伏屋頂電...
- 農村光伏發電潛力無限大...
- 供電公司助陣分布式光伏...
- 山東莘縣加快推進光伏建筑...
- 安陽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規...
- 光伏發電助力精準扶貧...
- 分布式光伏如何走進中國農...
- 安丘山地“種太陽” 荒山...
- 集中式光伏電價擬下調 利...
- 光伏發電又現“裝機潮” ...
- 各地光伏補貼政策大pk...
- “十三五”目標光伏發電初...
- 光伏發電或登封主流能源...
- 國家電網迎來“風光時代”...
- 熠搜能源:光伏企業應更多...
- 光伏扶貧PPP項目落地岳...
- 家庭光伏推波助瀾 光伏企...
- 【重磅】想拿補貼認真看-...
- 國內開啟“光伏發電扶貧”...
- “光伏跨界使者招募”家庭...
- 甘肅省關于下達2015年...
- 光伏產業或將迎來政策加碼...
- “十三五”光伏市場洗牌在...
- 國內光伏應用年內或躍升全...
- 光伏發電已成大趨勢 化石...
- 2015年全國地方補貼政...
- 為解決棄風、棄光 發改委...
- 多部門醞釀“十三五”光伏...
- 史上最全各地分布式光伏發...
- 東莞光伏補貼:非自然人補...
- 句容市分布式光伏補貼0....
- 北京將出光伏補貼政策 0...
- 【山東】1億光伏補貼資金...
- 湖北省9月起光伏電站將獲...
- 山西晉城光伏新政市補0....
- 湖北分布式光伏補貼0.2...
-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解析...
- 河北發展光伏產業的幾個著...
- 一個神奇的國度 印度進行...
- 海寧市出臺光伏專項行動方...
- 2015年全國光伏補貼大...
- 居民閑置樓頂光伏發電...
- 屋頂分布式或成太陽能電站...
- 廣州居民自建光伏發電站 ...
- 上海松江區別墅3KW家用...
2015中國光伏補貼政策激勵
從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30多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1986年中國GDP首次突破1萬億人民幣,達到10309億元(合2986億美元),到2014年達到636463億人民幣(合103611億美元)。中國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對能源的巨大需求。
1980年全球發電總量3006億千瓦時,2014年達到54638億千瓦時,增長了17倍。中國傳統能源發電仍占主要份額,近70%的能源來自煤炭火力發電。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導致中國成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14年中國碳排放占據全球總碳排放量的29%。
從上世紀末開始,發展可再生能源受到中國政府重視,確立了“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結構”的方針。2005年2月中國頒布《可再生能源法》,為可再生能源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2007年6月,中國政府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2007年9月,又發布了《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了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納入其中。
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能量巨大、安全無污染,是人類的理想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的主要形式之一。1954年,美國科學家恰賓和皮爾松研發成功實用的光伏發電技術。
20世紀90年代后,光伏發電快速發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建成10多座兆瓦級光伏發電系統。2011年,全球累計光伏發電裝機總量達到67GW。
中國是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75%以上的國土,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區、西北地區、云南、海南,光照更加充沛。在中國政府倡導扶持下,過去十年中國光伏產業迅猛發展。據中國國家能源局數據,200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總量70萬千瓦,到2014年,累計裝機總量已增至2805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2338千瓦,分布式光伏467萬千瓦),在不到十年內實現了40倍的增長。
僅2014年,新增光伏發電容量就達1060萬千瓦,約占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五分之一。光伏年發電量從2013年的90億千瓦時增至250億千瓦時,增長178%。
到2014年,全國各省、區已累計并網700多個大型光伏發電項目,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和東部沿海地區。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前三的分別為甘肅省、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區,三省裝機總量超全國總量的60%。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浙江、廣東和河北省,占全國并網總量的40%。
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設備生產國。2014年光伏電池組件產能63GW,產量35.6GW,全球占比70%,連續8年位居全球光伏電池組件產量前位。在全球產量最多的10家光伏設備生產企業中,中國占了6家。
中國光伏產業激勵政策內容
為鼓勵和扶持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這些文件包括:2007年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十一五”規劃》,2008年3月,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2009年7月,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2012年2月,國家工業信息化部正式下發《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2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的通知》,2013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等等。
同時,各省、市地方政府,依據中央部門的政策精神,出臺了關于光伏產業的地方性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文件規定了從項目初始投資補貼、稅費貸款優惠、項目用地安排等各方面政策,對光伏產業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和保障作用。
光伏產業政策中最受關注、也是最核心的內容是光伏補貼政策。中央政府部門規定了國家補貼標準,而地方省市在國家規定的基礎上又規定了本地的實施標準。
1、國家補貼標準
光伏電站
將全國劃分為三類太陽能資源區,年等效利用小時數大于1600小事為一類資源區,年等效利用小時數在1400-1600小時之間為二類資源區,年等效利用小時數在1200-1400小時之間為三類資源區,實行不同的光伏標桿上網電價。
分別為一類資源區0.9元/kWh,二類資源區0.95元/kWh,三類資源區1.0元/kWh。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高出當地脫硫煤炭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由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以支付。
分布式光伏發電
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全電量補貼的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含稅)。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自用有余上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收購。
2、地區補貼規定
各地根據自身能源優勢、發展目標等出臺了各自的扶持政策,補貼內容和標準也不盡相同。下面是幾個地區的具體規定。
浙江省。 浙江省式太陽能資源不夠充沛,屬于三類資源區,但光伏補貼力度較大。對光伏發電項目按照所發電量,在國家鋪貼的基礎上,勝利再補貼0.1元/kWh。而杭州市又規定,在國家、省補貼的基礎上,市財政在給予0.1元/kWh的補貼。溫州市規定,對2014年新建成并網發電的光伏發電項目,給予0.2元/kWh的補貼。
江西省。 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實行兩種補貼模式:一種是初始投資補貼,一種是度電補貼。如對“萬家屋頂光伏示范項目”,給予一期工程4元/W、給予二期工程3元/W的初裝費補貼;對列入省光伏建設計劃的項目,建成后在享受國家度電補貼的基礎上,按發電量每度給予0.2元補貼。
上海市。 對光伏電站,按發電量對項目投資主體給予0.3元/kWh的獎勵,獎勵時間為連續5年。單個項目的年度獎勵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對分布式光伏,按照電量消納用戶類別區分補貼標準,工、商業用戶為0.25元/kWh,個人、學校等用戶為0.4元/kWh。
湖南省。 對2014年投產的光伏發電項目(含自發自用和上網電量)省里給予0.2元/kWh的補貼,補貼10年。2015-2017年投產的項目根據成本變化調整。
陜西省。 規定在2015年前,對光伏發電實行增值稅及征即返50%的政策。太原市還規定對外來投資或擴大生產規模的光伏企業,優先安排土地指標和配套服務設施用地。
可以看出,中國當前光伏產業激勵政策具有兩方面重要特征:
一是形成了包括國家基礎規定和地方補充規定相結合的政策體系,既反映了國家的原則要求,也照顧了各地的實際,源于貫徹實行和調動地方積極性。
二是政策內容涵蓋了從初始投資補貼到光伏電站補貼、分布式光伏補貼、稅收優惠、配套服務等各項內容,是一種“組合式”的政策激勵,對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系統的政策支持。
中國光伏產業激勵政策前景
中國政府已經鄭重作出承諾,到2030年本國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早于該時間做到。因此,進一步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是必然的選擇。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內的清潔能源的占比提高到15%,到2030年進而提高到20%。
光伏發電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根據中國國家規劃,到2020年,全國將實現累計100GW的光伏裝機容量,年發電量將達到1300億千瓦時。產業的發展與政策的推動密切相關。中國光伏產業激勵政策的發展趨勢如何,這是業內和有關方面關心的一個問題。
★繼續實行光伏產業激勵政策是客觀需要
目前,光伏發電成本過高是中國光伏產業發展遇到的最大障礙。光伏產業屬于新興產業,與煤炭發電等能源生產相比,技術尚不夠成熟,這是成本相對較高的主要原因。盡管近年來中國光伏發電成本已有所下降,但仍在0.7-0.8元/千瓦時左右,約是國內大部分地區煤電標桿上網電價(0.38元/千瓦時)的兩倍。
顯然,如果沒有光伏電價補貼,光伏發電就是去了投資吸引力。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德國、意大利、日本、美國等起步較早的主要光伏市場國家,都實行了各自的扶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
中國的光伏產業目前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繼續實行光伏產業激勵政策,不僅是推動和保障光伏產業迅速發展的客觀需要,對于實現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也是必須的。
★將進一步增強政策的協調性和有效性
目前中國的光伏產業政策的內容雖然已形成體系化的特點,但政策的協調性和有效性還存在明顯不足。例如,政策激勵機制過于偏重供給方面,如裝機容量和上網電量,而店里的購買者和消費者沒有得到足夠的激勵,從而導致需求意愿不強。
再如,國家規定光伏電價補貼從光伏專項基金和光伏電價附加費中支付,而電價附加費是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這往往是補貼資金不能按時足額到位,影響資金的正常流動。如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負責人介紹,由于補貼發放滯后等原因,相當于增加電站的資金成本近7000萬元,導致電站投資回報率減少20%。
因此,進一步增強政策的協調性和有效性是今后中國完善光伏產業激勵政策需要解決好的重要問題。也就是說,政策的安排應該使光伏電力供應方、光伏設備生產廠家、光伏購買方,以及光伏電力消費者都能從光伏能源的發展中得到好處。可以預料,不論是中央部門還是地方政府,都會在這方面做出重大努力。
★向光伏技術研發傾斜將成為激勵政策調整的重點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可能遭遇的一個重大風險是技術變革。中國的光伏技術近年來有很大提升,但在一些方面如高效節能的多晶硅制備技術、太陽能電池工藝技術等,還存在一定差距。更使得重視的是,目前光伏發電技術在國際上仍處于較快的技術變革期,有些技術如薄膜電池制備技術在處在初期發展階段。
光伏發電的新技術新工藝隨時可能出現,中國現有的技術和產能隨時可能被沖擊。因此,加強技術研發是中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戰略性問題。目前中國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都缺乏連續的光伏技術研發投入計劃,專門用于技術研究的資金明顯不足。許多專家學者都呼吁重視這一問題,這將是中國光伏激勵政策今后調整的一個重點。
★中國光伏發電補貼將逐步下調直至實現平價上網
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雖然嚴重依賴政府補貼,但隨著技術的提高,規模的擴大和經營的改善,光伏發電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在一些地區,2010年光伏發電成本在1.1元/千瓦時左右,現在已降至約0.8元/千瓦時。
美國經濟學家彌爾頓·弗里德曼曾指出,價格的功能在于傳遞信息,激勵資源使用者以這種信息為向導,激勵資源所有者的行為依從這種信息。人們已經認識到,政府對光伏發電實行的價格補貼雖然在產業發展初起是必要的,但同時也扭曲了價格形成機制。
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各國政府都不可能無休止地對光伏發電實行補貼。中國太陽能應用專家、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預測,從2016年起,光伏發電補貼將逐步下調,到2025年將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及與火力等傳統能源發電價格持平,無需再依賴國家補貼。人們期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